【扶贫路上】带乡音的西南官话

       5月13日,我来到江华瑶族自治县大路铺镇八洞村开展“冲刺问题清零、决战脱贫攻坚”入村督战工作。

  因前年我到八洞村开展扶贫督查时讲着一口普通话,与年纪大一点的贫困户沟通起来非常困难,督查效果不理想,所以我这次尝试用官话和八洞村的贫困户交流。

  八洞是个小村,需要整改的扶贫问题不多,村民居住的比较集中,我到村委会向村干部简单的说明了来意之后,在没有村干部的陪同下就直接入户了。

  “大爷,您现在每个月能拿到多少五保补助款啊?您有没有换洗的衣服?”我问五保户盘大爷。

  盘大爷用手势比比划划告诉我他听不懂我的话。

  我又重复说了一遍。

  盘大爷再次打着手势表示他听不懂。

  听不懂我说的话,工作根本没法开展,再问下去也是浪费时间。

  怎么办?要不要向村支书求助?请村支书在旁边当翻译?但是我先前拒绝他的陪同请求,说独自入户走访完全没问题,现在又请他来协助,岂不是很没面子?我不禁犯了难。

  再次尝试和盘大爷沟通之后,盘大爷仍然听不懂。我愈发着急起来。

  没办法,只得硬着头皮向村支书求助了!

  “我们八洞村虽然讲的是梧州瑶话,但村民都能听懂官话,你可以讲官话嘛,讲的不好没关系,但是要讲慢一点,这样村民们才听得清。”村支书笑着提醒我。

  原来是讲得太快了!我这才反应过来。

  “大爷,您现在每个月能拿到好多钱的补助款啊?您可有换洗的衣服?”我一字一句地问道。

  “我每个月有450块钱,有换洗的衣服。”果不其然,盘大爷这次终于听懂了。

  这让我非常高兴,也增加了信心。

  接下来我继续用官话和盘大爷交流。

  经过一番交谈,我对盘大爷的生活状况和所享受的扶助政策有了清晰的了解。

  我仔细查看了他的住房和饮用水安全之后才离开。

  在走访八洞村的其他贫困户时,我也讲西南官话,尽管讲得很慢但沟通起来也没什么障碍。

  “许主任,你这西南官话讲的硬邦邦的,带祁阳口音,你老家是不是祁阳咯?”村支书打趣道。

  “我不是祁阳滴,我是衡阳滴!因为平时都是讲普通话,官话讲起来自然很生硬。”我笑着答道。

  “祁阳离衡阳不远,口音差不多,你来我们江华工作,特别是下基层开展工作,还是要多讲官话好些哦!搞扶贫工作就是要接地气!”村支书笑呵呵地说。

  是啊!扶贫工作确实需要接地气,要入乡随俗,要克服畏难心理,学当地的话,说当地的话,只有在语言上和贫困户拉进距离,才能与他们建立深厚的感情,进而帮助他们早日实现脱贫致富。

  (江华瑶族自治县纪委 许滔滔)


上一篇: 【扶贫路上】黑山口变“甜”山口          关 闭          下一篇: 江华纪委六一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