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黑山口变“甜”山口

      “许主任,高岱冲与桥市交界的山地有大路铺镇黑山口玫瑰香柑种植基地,今天你来督战扶贫,去参观下吧!”村支书指着高岱冲方向的说道。

  “2018年9月份,我去高岱冲搞扶贫复核路过那个地方,那是一片荒山呀,现在都种上玫瑰香柑了?”

  “以前那里是一片荒山,但镇村两级为了带动贫困户就业,促进贫困户增收,壮大集体经济,2018年底,村委会出资在那种植了十多亩玫瑰香柑,”村支书解释道。

  车子沿着蜿蜒的村道行驶,青翠欲滴的烟叶和茁壮生长的禾苗不断映入眼帘。

  十分钟后,到了种植基地。

  只见满山的柑橘树枝繁叶茂,排水沟整齐划一,几个果农正在忙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个种植基地有十多亩,为了预防病虫害,提高挂果率,增加水分和糖分,我们多次请教农林专家,大大提高了种植效率,现在这片果林一年能收获二万斤玫瑰香柑呢!”村支书笑着说。

  “老哥,你是黑山口村的吗?在这做事一天能拿到多少钱?”我问一个正在喷药的果农。

  “我是黑山口的,做事能拿到80块钱一天。”果农笑呵呵地说。

  “他就是你说要入户走访的边缘户何承旗,妻子患糖尿病,导致双目失明,家里两个小孩读书,有致贫风险,他在果园做事,既能赚到钱,还能照顾妻子。

  “我能来这打工,很感谢村干部,否则我能去哪里赚钱?”何积成激动地说。

  “多亏了这些果园,要不然受疫情影响我不晓得去哪里打工?”另一个果农附和道。

  “他是贫困残疾户余炳言,因腿脚不便,又受疫情影响,没地方打工,他就到村里的果场做零工。”

  “这柑橘甜不甜?”我问。

  “又甜又大,很好吃哩!”何承旗乐呵呵地说道。

  “目前我们村有八个贫困户在这里做工,有六个已脱贫,两个未脱贫,这两个未脱贫户因在果园做事,能拿到80块钱一天,今年能实现脱贫。八个贫困户都加入了黑山口月亮湾种植合作社,对了,我们村还有沃柑和瑶山雪梨种植基地,可以说是处处荒山变宝地。”村支书高兴的说。

  好一个处处荒山变宝地!参观完水果种植基地后,我们走访重病户、重残户。

  “目前我们村只有余坦水是重病户。”村支书介绍说。

  “余坦水得了什么重病?”我问。

  “余坦水老婆孔伦美得了宫颈癌,在长沙做了手术,花了十多万块钱,现在家休养。”

  “坦水,在家吗?”村支书朝屋里喊了喊。

  他不在家,前天去广东了!忽然一个女人的声音传了过来。

  我们回头一看,是一个戴白纱头巾的矮胖中年女子。

  “她就是余坦水的妻子孔伦美。”村支书告诉我。

  孔伦美看起来气色还不错,并不是我想象中的病恹恹的癌症患者。

  “你身体恢复的怎么样了?你脸上有很多红点点,是怎么回事?”村支书关切地问。

  “恢复得挺好!红点是蜜蜂叮的。”孔伦美有点不好意思。

  “蜜蜂?哪来的蜜蜂?”我疑惑地问。

  “她家是养蜂户,养了十来箱蜜蜂,已申报产业补助了!”村支书这才把他家养蜂的事告诉我。

  “大姐,你家还养了蜜蜂!在什么地方?”带我去看看。

  在房屋的一侧,果然摆着十个蜂箱。

  “你老公去广东了,这些蜂箱都是你来打理吗?”

  “都是我打理的,等卖蜂蜜的时候他再回来。”

  “你不怕蜜蜂叮咬吗?毕竟你身体……”我问道。

  “被叮咬一下不要紧,再说我不是戴了这种头巾吗?只要能产出蜂蜜,把蜂蜜卖个好价钱,把日子过甜了才重要。”孔伦美笑着说。

  “黑山口现有8户养蜂贫困户,3户油茶种植户,目前都申报了产业发展计划,我们村支两委和驻村干部全力支持贫困户养蜂、种油茶,产业慢慢形成规模,希望依托这些产业带动一批贫困户脱贫致富,尽早过上甘甜的日子。”村支书说道。

  看着飞舞的蜜蜂,望着丰收在即的烤烟,我不禁回想起2018年来检查扶贫时的情形,那时的黑山口,产业空白、村容脏乱、未脱贫人口多,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多,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因而得知组织上安排我再来这里督战扶贫时,我忐忑不安,唯恐搞不好工作。如今,这个村水果种植业方兴未艾,田地里庄稼长势喜人,村容村貌整洁,资料台账完备清晰,贫困户干劲十足,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甜,已不再是那个“黑”山口了,是“甜”山口了!

  (江华瑶族自治县纪委 许滔滔)


上一篇: 【入村督查手记】江华:脱贫攻坚啃硬骨          关 闭          下一篇: 【扶贫路上】带乡音的西南官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