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纪检监察工作因其特殊性,被蒙上一层“神秘面纱”,在外人看来,纪检监察干部往往是不苟言笑、铁面无私的。今年1月,单位调整岗位,我有幸成为了纪检监察战线上的一名“新兵”。入职以来,我跟随“老纪检”在抗疫一线经历了几件小事,让我深深地感受到纪检监察干部那不一样的生活,更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
热过三次的“回锅肉”
今年2月,大路铺镇兰下村范某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擅自发布未经官方确认的疫情信息被县纪委立案调查。作为纪检新兵,第一次参与调查的我,难掩心中的激动与兴奋。
县纪委监委派出的调查组是王牌组合,两名“身经百战”的老将——一名县纪委常委、一名正科级干部,虽然年近退休,但工作热情并没有丝毫减退。老一辈纪检人“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信心令人钦佩。
“志聪啊!两位老领导有着丰富的办案经验,值得我们年轻人好好地学习,办案过程看似简单,其实里面大有学问……”下村的路上,镇纪委书记李谋喜提醒我说。
“执纪审查是门技术活,要使调查对象对处理结果心服口服,调查的过程一定要细心、耐心、用心……”利用路途上的间隙时间,李常委对我进行临时业务培训。
“我们是县纪委监委调查组的工作人员,今天找你了解有关事情,请你如实回答……”一进村,调查组立马进入工作状态,兵分几路,向有关知情人了解情况。
“嗒、嗒、嗒……”我打开电脑,敲打着键盘记录他们的对话,生怕遗漏掉任何细节。
时间在指间飞快地流逝,一个完整的调查笔录按流程做下来已耗去一个多小时,不知不觉已近中午,预计赶不上饭点,我留了个心眼,拨通了政府食堂李师傅的电话,叫他帮我们预留5个人的饭菜。
“你们回来没?我把饭菜热一下,等你们回来时好有热菜吃。”半个小时后,食堂李师傅打电话过来问。
“快了、快了”我一边作笔录一边回答。
“这里有一段视频资料……” 正当我们收拾好笔记本电脑,准备回镇政府用餐时,调查出现了新情况。
“先把证据固定好再说。”调查人员当机立断,再次打开电脑,对有关知情人开展调查谈话。
半小时又过去了,食堂李师傅还没见到个人影,又打电话来催:“你们到底什么时候回呀?菜又冷了。”
我说:“差不多了,你先暖菜吧!”
中午一点半,等我们返回政府食堂吃饭时,菜已经被暖过三次,变得蔫嗒嗒了,感觉像剩菜,我觉得怪不好意思的。
“这才是正宗的‘回锅肉’啊!特别适合我们老年人下饭。”李常委的一句玩笑,顿时化解了现场的尴尬气氛。
“纪委办案是‘战斗’,吃剩菜剩饭是常态,习惯了就好。”镇纪委书记李谋喜补充道。
匆匆吃完中餐,没有休息片刻,调查组又马不停蹄地进村做调查,一直忙到晚上八九点才收兵。回来的路上,车里很安静,不一会儿就听见了阵阵鼾声,也许,这就是纪检干部特有的休息方式吧!
李书记的“防护专车”
“涉疫监督检查既要严格,又要精准,对不服从统一指挥和调度、不敢担当、作风漂浮、推诿扯皮,失职渎职的,严肃问责。对群众举报的涉疫信访问题,要当天接收、当天办理、当天反馈。”面对严峻的防疫形势,乡镇纪委一班人没有防护服,没有交通工具,只有一个最简单的口罩,却勇敢逆行,天天下村督查,奋战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现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镇里用车紧张,我们就不给镇里添麻烦了,开我的私车去吧!”2月9日,我们下村开展督查,镇纪委书记李谋喜又一次“化私为公”。
“我们纪检组下村,总是李书记开私家车去,他的爱车成了我们的‘防护专车’啦。”镇纪委委员余洪江愤愤不平。
“其他工作组任务更重,我买车就是为了工作,我这车底盘高,过坑能力强,特别适合农村道路。”李书记十分理解乡镇的难处。
农村道路崎岖,一巡就是大半天,兜兜转转跑上百把公里也是常事,原以为下村搞督查当“钦差大臣”很威风的我,没想到在这七扭八拐的村道颠簸一整天,下车回家时,头晕眼花,呕吐连连,样子狼狈极了。
大路铺镇是全县纪检监察工作“县乡一体化”第三协作区集中办公驻地,经常牵头组织附近的桥市、白芒营三个乡镇开展日常督察。
“李书记,麻烦你安排一台车跟我们一起到邻近乡镇搞督查,看疫情防控措施是否落实到位……”2月15日,县纪委第三纪检监察室负责人杨江麟打来电话。
“就开我的车吧,我对这里道路熟。”李书记笑着说“多年的农村驾车经验,绝对保证是个合格的好司机。”
纪检人的三张“变脸”
2月15日,雨,桥市乡上木源村村道入口。检查组准备进村,却被阻拦在外面。
“你们是什么人?从哪里来的?要进村干什么?请下车先测量体温,填写好出入登记。”一名戴着执勤袖章的志愿者走了过来。
“大家辛苦了,我们是县纪委的督查人员,你们村管控得很好,我们就不进村了,今天天气很冷,大家要注意防寒保暖,不要感冒了。有你们的严格坚守,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阻击战。”县纪委督查组工作人员透过车窗,为志愿者们竖起了大拇指。随后,开车前往下一个检查点。
桥市大市场、猴山村,大路铺镇大市场、益葵食用菌厂、邓家湾村、大斗村,白芒营镇秦岩村、联合村……一路巡查,所到之处,个个尽职履职,人人坚守岗位,一句“大家辛苦了!”的暖心问候换来群众开心的笑脸。
“为了老百姓的安全,你们不辞辛劳,冒着这么大的雨到各村搞检查,你们真是党的好干部啊”值勤的工作人员热情回应。
“在这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这里怎么没人值守?”临近中午,当检查组来到白芒营住宅小区入口时,发现小区入口并没有安排人员值班值守,检查组人员立即拍照取证,随后马上叫来该镇主要负责人进行问话。
“这个小区住户很少,镇里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确实是我们工作疏忽了,我们立即整改。”该镇主要负责人涨红着脸自责道,并马上打电话通知一组工作人员到现场值守。
“疫情防控无小事!绝不允许存在监督盲区。”检查组人员黑着脸进行了严肃批评。
“怎样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纪检监察干部呢?”
在我看来,纪检监察干部必须比常人标准更高、要求更严,除了无私无畏,敢于担当外,也要善于“变脸”,面对群众展“笑脸”,敢让干部涨“红脸”,监督执纪唱“黑脸”,这就是我眼中心中的纪检人形象!(江华瑶族自治县纪委 唐志聪 尹世禄整理)